欢迎访问伟德国际1946!

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
伟德国际19462025-2026学年第1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简报

发布日期:2025-09-19   点击量:

2025年9月18日晚,伟德国际1946举办了2025-2026学年第1期学术沙龙。本次沙龙以“绿色金融与新质生产力——基于技术创新与环境关注度的视角”为主题,由2024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原珍主持,荀红语和牛湛源两位2024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进行汇报分享。活动特别邀请到贺星源老师与王朗老师担任点评嘉宾。参与沙龙的同学有2024级金融学硕与2024级金融工程学硕。

在本次学术沙龙中,两位汇报人围绕《绿色金融与新质生产力:促进还是抑制?——基于技术创新与环境关注度的视角》展开汇报。荀红语同学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、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。她指出,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,融合绿色、数字等新要素;绿色金融将环境因素纳入投融资决策,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。在国家多次强调绿色发展和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政策背景下,探讨两者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。理论与假设部分提出,绿色金融可通过“促进技术创新”和“提升政府及公众环境关注度”两条路径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,并据此提出三项假设:H1绿色金融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;H2绿色金融通过提升技术创新的数量与质量发挥作用;H3绿色金融通过提高环境关注度发挥作用。

随后,牛湛源同学汇报了研究方法、实证结果与政策建议。方法上,构建涵盖基础、科技、绿色、数字四个维度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,以及由绿色信贷、绿色证券、绿色保险、绿色投资构成的绿色金融指数,采用熵权-TOPSIS、工具变量与双重差分等方法进行识别与检验。实证结果显示,绿色金融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,且在绿色生产力与数字生产力维度上效果尤为突出;机制检验验证了技术创新与环境关注度的中介作用;异质性分析表明,东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促进效应更强。同时,强化金融监管、发展金融科技、实施市场型环境规制等举措可进一步放大绿色金融的积极作用。基于此,研究提出了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,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,强化环境政策与绿色金融的协同联动,并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社会环境关注度等政策建议。

报告结束后,进入交流与讨论环节。同学们结合自身思考提出了多项问题与见解。其一,有同学询问为何在技术创新的中介变量中选取 PAG 与 IPAG。汇报人回应称,二者契合技术创新“量质并重”的内涵:PAG用于刻画创新规模(“量”),IPAG用于识别核心的高质量创新(“质”),且 IPAG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技术创新的绿色适配性,更好契合绿色金融的导向。其二,又有同学关注机制检验中“公众环境关注度”的代理变量是否存在度量偏误,认为公众搜索行为与“绿色金融—公众环境关注—新质生产力”的路径并无直接对应。对此,汇报人说明,公众对污染议题的搜索虽不等同于对绿色金融的显性关注,但二者之间存在逻辑传导:只有当公众首先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,才可能进一步关注解决方案,并由此形成对绿色金融的隐性关注,从而影响新质生产力。

在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之后,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点评。贺星源老师指出,论文的关键在于中介变量的界定与选取,其思路与方法值得同学们借鉴;同时建议同学们结合难度更高的C刊文献,围绕相关课题做简要文献综述,以助力毕业论文写作。王朗老师认为,绿色金融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前沿议题,兼具理论创新与现实应用价值,非常适合作为毕业论文选题;同时她强调,学生应主动阅读难度更高的学术论文。这类论文通常代表领域前沿,蕴含更严谨的研究框架与更先进的分析方法。通过研读,不仅能拓宽学术视野、深化理论理解,更能在梳理逻辑链条、辨析研究不足的过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,为后续开展自主研究提供方法论支持。

本次沙龙使同学们对绿色金融与新质生产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,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与论文选题提供了新思路。在热烈的掌声中,活动圆满结束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伟德国际1946王刚供稿)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伟德国际(始于英国1946)官方网站-Unique Platform All Rights Reserved.版权所有
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140号 邮编:030006

扫码关注公众号